
【深圳潮青商會】龍舟騰躍,粽子飄香,端午安康!
新聞來源: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2日 我要分享
粽子飄香 龍舟騰躍
楚江浩渺 追思屈原
值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恭祝大家
端午安康,萬事如意!
端午節是潮汕“時年八節”中的一大傳統節日,俗稱“五月節”,民間視為“圣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潮汕地區一般都有賽龍舟、插艾枝、洗龍須水等民俗活動,還會制作“梔粿”、“粽球”等應節食物,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習俗。
賽龍舟
在潮汕地區,賽龍舟一般被稱為“扒龍船”。端午節傳統的“扒龍船”比賽,據說是為了驅除河里面的“鬼怪”,使那一年百姓的生活和農田作物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另一方面,它也是很精彩的民間傳統活動和健身活動。
潮汕地區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條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錯,水流平緩,是賽龍舟的黃金水域。端午節期間潮汕人賽的龍舟一般有三種,一種是大型龍舟,長20—30米,寬1.4—1.6米,設20—30對槳,周身彩繪魚龍圖案。另外兩種是彩頭船(饒平、南澳一帶)和龍船仔。
潮汕民歌《保賀兒婿搶頭標》:“潮汕水鄉,江河交錯,池塘遍布。歲逢端午,龍舟競渡。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劃槳如翼,競奪錦標,萬人空巷,潑水助威,熱鬧非凡”,生動地反映民間端午節賽龍舟的民俗風情。
潮詩《端午賽龍舟》談到:“端午云開陣雨收,萬人江上賽龍舟。心隨鼓點聲聲急,忘卻屈原當日愁?!边@是詩人描寫人們觀看賽龍舟的真實情景。有些地方(如汕頭澄海),人們在賽龍舟后,要飲“龍舟水”,吃“龍舟飯”,禱求平安健康。
古代潮汕暑熱,濕氣交蒸,疫癘猖獗,為“瘴癘之地”。唐代韓愈刺潮上表曰:“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毒霧瘴氛,日夕發作?!背鄙枪琶裰{云:“五月初五午,天師騎艾虎,蒲劍斬百邪,鬼魅入虎口?!痹跁r疫作惡,缺醫少藥的歲月,黎庶只好仰仗“天神”來驅除毒瘴,懸掛艾蒲,祛疫保健。這一民俗世代相沿,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門上插艾枝、掛菖蒲以驅瘟辟邪。
現代藥學研究認為,艾葉含有揮發油、鞣酸、氯化鉀等藥物成份,其中所含的苦艾素具有較強的殺菌和抑菌作用,還能興奮血管收縮中樞和運動中樞,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之效。古人相沿傳說鐘馗用艾編織為虎,民間故稱艾虎,“天師騎艾虎,辟邪驅疫疾?!泵鞔顣r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艾生田野,五月五日采,炙病療百疾,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笨梢姟鞍ⅰ敝衿姣熜?。
潮汕有俗語“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意思是在端午節未到的時段,防寒衣物不可無,只有等過了端午節,氣候才穩定,冬天的衣物才能完全收藏起來。端午正是暖氣始盛、蟲蠹猖獗的時節。潮汕人采用諸多科學的方法驅瘟辟穢、調攝養生,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其中就包括飲食保健。
梔粿,又稱梔粽,食梔粿是潮汕人過端午節的特有方式。梔粿是用中藥材梔子與草藥鋪姜(干品)煅制浸漬濾出的浸液,含有黃色梔子甙、鞣質及堿性溶液,與用糯米碾磨成的粉漿,經充分拌勻后盛入蒸籠加熱蒸熟,便成為粽黃色晶瑩潤滑的梔粿,具有清熱解毒助消化的療效,深受潮汕百姓的喜愛。制成的梔粿用紗線拉切成小片,蘸著白砂糖吃,味道獨特,柔軟可口。潮汕話“粽”和“壯”同音,故把吃梔粽比作“吃壯”,寓意吃了梔粽身體強壯。
潮汕人習慣把粽子稱為“粽球”,與全國其他方相比,潮汕粽球的特色在于將糯米摻以豬肉、蝦米、蛋黃、花生仁、香菇及香料為餡,有的一半為咸餡一半為甜豆沙,稱為雙粽球。知名較高的汕頭老媽宮粽球,就是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等制成,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是潮汕和海外潮人喜歡的著名小吃。特別是海外潮人回鄉探親,總是要抽空前往品嘗,如此美味常令他們回味無窮。
民間傳說五月初五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來的水叫做龍須水,龍須水能治病和使人身體強壯。故以往潮汕人家在端午早上就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而今,每逢端午節男人們更喜歡縱身江河湖海中游泳,女人們則取水洗頭;在家中則是主婦準備好放入艾草的清水,供全家人洗臉。凡此種種,皆是以“洗龍須水”祈求潔凈平安,身體健康。
相關新聞閱讀
熱門推薦導讀
- 【通知】4月19日,誠邀您一起聆聽“經濟形勢走向”講座!
- 【通知】尋找2017年“深圳好青年”
- 【邀請函】第三屆中國(深圳)潮青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首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將隆重召開
- 【重要通知】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主題活動晚會節目征集開始啦!
- 【重要通知】關于開展“2016潮青商會十大創新型企業”、“2016潮青商會十大創新人物”評選活動的通知
- 【邀請函】首屆“創燃商宇”汕大全球校友經濟合作論壇暨第三屆校友杯足球賽
- 【活動信息】“一團和氣——一帶一路與中國書畫藝術中的儒道釋”書畫作品展暨儒道釋文化學術交流研討會
- 【邀請函】馬來西亞吉隆坡產業項目推薦以及“第二家園”計劃報告會
- 【邀請函】家族團結和資產增值間的平衡培訓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