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這座金碧輝煌的祠堂 看潮汕人的家族傳承
新聞來源:谷饒圈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08日 我要分享
“崇弘更覺山川近,綿福方知歲月長”
綿福里 · 崇弘公祠
一種文化的傳承, 一個族群的延續,有賴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子民們的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就潮汕文化而言,之所以在當代社會的高速轉型過程中沒有逸出軌道,依然能夠延續和發展,一方面得力于潮汕子民們對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自覺保護和堅守,另-方面,也得力于散居于世界各地的潮人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雄厚的財力和廣收博納的豪情及對這片土地的反哺!這一點, 在潮之南,海之北的潮陽尤為突出,其中,丁酉年壬寅月癸西日(2017.2.15)興工開建,丁西年癸丑1月乙已日(公元2018.1.13)竣工落成的由崇弘公子孫在其家鄉汕頭市潮陽區河溪鎮興建的綿福里即是代表。
華堂
石刻稱奇鏤壯觀,木雕呈秀細非凡。
嵌瓷煥彩添富麗,金漆生輝韻萬千。
背倚北山翠脈,前環榕江碧水,坐坤向艮的綿福里,是一座莊嚴雄偉,氣勢恢宏,總建筑面積超過五千平方米的建筑群落。
該群落以紀念其父親及先祖的主體建筑崇弘公祠“承德堂”為中心,左右各有二座“四點金”式的豪宅和雙層“下山虎”式的別墅侍衛環繞,有前低后高的圍墻和通欄在兩邊和后包環抱圍護,前有開闊的陽埕和照壁,形成以宗祠為中心的既有潮汕傳統“駟馬拖車”神采體貌,又融合廣府建筑的某些特征和現代建筑理念的廳堂輝映,金碧輝煌與富麗堂皇的建筑。
繼往開來浩業盛,承前啟后綿福昌。
其中軸對稱,向心圍合的建筑形式,以及金碧輝煌的裝飾,既體現了公之子孫慎終追遠、思源報本,光前裕后的傳統美德,也反映出他們對“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傳統建筑理念的堅守。
金光萬文乾坤大,學富五車天地寬。
作為一種集居住與祭祀于一體的以宗祠為中心的祠宅合一的建筑,就規模氣勢而言,“駟馬拖車” 式的綿福里雖說與古代京都帝王府不可同日而語,但其建筑結構,卻是按皇宮式樣建造的“府第式”民居,這種以宗祠為中心,左右有護厝和后包圍護的中軸對稱的“從厝式”民居群落,是從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宮殿“府第”衍變而來的古老的建筑形式,因保留了一些古代“京都帝王府”的遺制及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而有“潮州厝,皇宮起”之說法。
大獅接小獅,更上一層樓。
玉蘭丹桂秀,孝友子孫賢。
八寶托麟趾,福祿壽長綿。
莫道前途多艱險,順風順水必成功。
科技創新興駿業,鴻圖大展喜重重。
就材質言之,綿福里內外裝飾大致有木雕、石雕、壁畫、嵌瓷、漆畫;就形式言之,有通雕、平雕、半浮雕、泥金漆畫、水墨淺絳,大青綠設色;就裝飾題材言之,有戲曲人物、歷史故實、神話故事,山水花鳥、蟲魚走獸等吉祥題材,如雙龍搶寶,雙鳳朝牡丹,雙獅滾繡球,福祿壽喜,百鳥朝王,鳳鳴朝陽,松鶴延年,麒麟送寶,獅子戲球,仕農工商,漁樵耕讀,童子抱書,五子登科,鯉魚躍龍門,花開富貴,八駿圖,狀元游街,八仙圖等等。這些集傳統民間藝術精華的裝飾,寄托著對傳統的尊重,體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和諧社會的贊美!
玉翠珠圓潤,蘭薰桂馥香。
濟濟衣冠秀,彬彬禮樂長。
業精于勤奮,日子亦火紅。
珠璣廣積,雀耀榮光。
相比于傳統潮汕民居由貝灰、河砂、紅土夯筑而成粗糙質樸的外表,綿福里外墻統一用更為堅實和美觀的青磚壘砌而成,這和幾乎動用所有潮汕民間藝術手法的綿福里精雕細琢和富麗堂皇的內飾互相映襯,同時,也將綿福里打扮成金碧輝煌、各種藝術形式爭奇斗艷、有如潮汕民間藝術博物館那樣的競相綺麗的世界。
生動形象,技藝精湛。
在這些裝飾門類中,最耀人心目的是綿福里崇弘公祠承德堂驚彩絕艷的金漆木雕裝飾。
這里無論從梁架、額枋、梁桁、柱間、檐角、門窗、屏風、隔閃等的陳設和裝飾中都大量采用黑漆裝金、五彩裝金等著名的“潮州金漆木雕”工藝。這些精美絕倫的金漆木雕裝飾,每一個細部都處理得十分妥當熨貼,故雖雕梁畫棟、流金溢彩但繁而不雜,滿架輝煌而無俗氣,精巧玲瓏而不小氣,顯得華貴雍容,雅致多姿。
畫棟雕墚
畫棟雕櫟,光輝燦爛。
五彩紛繽,雄偉壯觀。
構圖上則借鑒了國畫與戲曲虛擬空間的手法,善于把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圖案繁復,技法成熟,在形象刻劃、刀法運用上趨玲瓏剔透,尤其多層通雕江海水族與魚蝦蟹萎,更令人嘆為觀止!
綿福里數量眾多的石雕工藝,則在圍墻、照壁、梁柱、門框、門肚、墻裙、臺階、露臺等外部空間等得到廣泛的應用。
這些石雕構件除了保存大部分本色外,關鍵部位如人物往往還被涂上顏色施以彩繪,特別是帖上閃亮的金鉑之后,與本色形成對比,更顯金碧輝煌、古樸滄桑。其雕刻手法以通雕、浮雕為主、造型樸實、形象生動、工藝精湛,特別是崇弘公祠梁架上的垂筒花籃,可謂鑿石如木、鬼斧神工!
莫怨無知音,只恨太平常。
從外觀上看,綿福里最引人注目之處應該是如魚鱗鳥翼,飄逸生動屋頂屋脊。藝人們發揮了天才的想象,在屋脊屋頂上塑置的各種神仙瑞獸和戲曲人物嵌瓷,形成一個鳳舞龍翔、人神雜陳的虬龍騰壤,朱鳥舒翼,神仙岳岳,雜物奇怪,山神海靈的“鳥革暈飛”的世界。
華堂開景運,事業展鴻猷。
庭前玉樹茂,院里詩書香。
嵌瓷是潮汕和鄰近地區特有的種建筑裝飾形式, 由于濱海的地理與氣候,使潮汕屋頂塑像易受風雨侵蝕,聰明的藝人們便用打碎的彩色瓷片,調上灰泥糖水和桐油,將其粘在已塑好的粗壞上,使之成為晶瑩剔透的嵌瓷。它不但可抵御近海強風酸雨的侵蝕,而且經雨淋日曬之后,更顯得熠熠生輝。綿福里的嵌瓷不但形式多樣,造型各別,而且精致艷麗,璀璨奪目,是不可多見的藝術精品!
氣勢恢宏.高聳挺拔的巨大山墻及墻頭是綿福里又顯眼之處, 綿福里的山墻又因為吸收了廣府民居鑊耳山墻的構造特點和裝飾形式,故較般湖式民居更為雄偉高大,如群山迭起、蔚為壯觀!
門神
凜凜兩門神,栩栩如生靈。
忠精日月照,勇猛鬼魅驚。
拜亭
祖德流芳日月光,孫枝挺秀坐高堂。
克紹箕裘千秋盛,馨香俎豆萬代昌。
承德堂
承先啟后繩祖武,德劭長綿翼孫謀。
孝友傳芳歌百世,詩書繼述振千秋。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風光旖旎,氣象萬千潮汕大地的綿福里,是崇弘公子孫特別是季子學雄成就丕業之后,丕承先志,垂裕后昆所建的公祠。
“春祀秋嘗尊千年禮樂。左昭右穆序派流源?!膘粽?, 序昭穆,使祖宗之神靈有所憑依也。祠者,奉香火,使子孫毋忘木本水源之恩,永作春祀秋嘗之報也。祠者,學詩禮,講孝德,敦親睦族,傳承文明也。祠者,鞭策子孫,使其知之創業艱難,守業匪易,宗功祖德須發揚光大者也。此乃勒石于崇弘公祠上的“建祠記”,道出 了崇弘公子孫營建祠的初衷及光宗耀祖的孝心,也從另一個側面反 映出他們堅守傳統美德,承先啟后,繼往開來,弘揚潮汕文化的赤子之心!
學安居-雄安居
八愛圖
奇花異卉惹人歡,學士文人更空前。
托物寄情抒壯志,今人仍舊話當年。
吉宅
桂馥蘭薰世第高,文韜武略鵬程翱。
忠勇有聲天地闊,古今無數子孫豪。
獨特的西式別墅 光輝居-金光居
童子抱書
手抱圣賢書,懸梁又鉆股。
待有蘇秦學,時來展鴻圖。
通廊
神工造物舒雅韻,華夏文明展華章。
《潮州府志》言:“家有千金, 必構書齋,雕梁畫棟,綴以池臺竹樹?!笨梢姵鄙敲窬釉诘窳寒嫍澲?,也重視文化品格的講求,這點綿福里也不例外。綿福里室無論大門、客廳、室內、通欄等等,凡可以利用的地方,基本上都因材施彩,涂繪圖畫,題材不限,手法各別,或水墨彩繪,或“貼古板金”,或黑地泥金漆畫等。特殊的工藝使綿福里處處流金溢彩、金碧輝煌,超過了“雕梁畫棟”的程度。但這并不妨礙建造者對文化的追求,綿福里無論大門門斗上方的匾額,或各房門額對聯,均請孫克,謝志高,梁永琳等名家書丹。而門匾兩側,及里中各廳房及通廊長廊,均有琳瑯滿目的名家彩繪及書畫作品,它們或彩繪,或石刻,或帖金,或裝框,簡直成了名人書畫館,這既提升了綿福里的文化含量,也彰顯了主人不俗的文化修養!
相關新聞閱讀
熱門推薦導讀
- 【通知】4月19日,誠邀您一起聆聽“經濟形勢走向”講座!
- 【通知】尋找2017年“深圳好青年”
- 【邀請函】第三屆中國(深圳)潮青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首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將隆重召開
- 【重要通知】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主題活動晚會節目征集開始啦!
- 【重要通知】關于開展“2016潮青商會十大創新型企業”、“2016潮青商會十大創新人物”評選活動的通知
- 【邀請函】首屆“創燃商宇”汕大全球校友經濟合作論壇暨第三屆校友杯足球賽
- 【活動信息】“一團和氣——一帶一路與中國書畫藝術中的儒道釋”書畫作品展暨儒道釋文化學術交流研討會
- 【邀請函】馬來西亞吉隆坡產業項目推薦以及“第二家園”計劃報告會
- 【邀請函】家族團結和資產增值間的平衡培訓座談會